2008年三月份以来,市场走出一轮急跌行情,上证指数最高跌幅达到25%。在这个过程中,大小非、保险资金都是做空的重要力量。根据指南针赢富数据的统计,基金在3月5日到4月1日期间,累计净卖出上海市场股票的资金也高达603亿元,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力量。那么,究竟哪些基金管理公司在本轮下跌行情中充当了空头主力呢?
博时基金20天抛出153亿上海股票
根据赢富数据的统计,在3月5日到4月1日的短短20个交易日,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净卖出股票金额为560.4761亿元,其中编号为0056的基金管理公司总共买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金额为95.3945亿元,卖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金额为248.8763亿元,净卖出金额为153.4817亿元,在全部基金管理公司中位居首位,同时也高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净卖出金额,当仁不让地成为下跌行情中的空头司令(表1)。
表1:2008年3月5日-4月1日基金公司净卖出金额前十名
席位号 |
净卖金额(亿元) |
基金0056 |
153.4817 |
基金0076 |
91.1346 |
基金0051 |
69.5795 |
基金0026 |
61.5037 |
基金0123 |
48.1251 |
基金0201 |
44.0092 |
基金0222 |
27.5995 |
基金0153 |
24.8993 |
基金0104 |
21.8805 |
基金0207 |
18.2630 |
数据来源:指南针赢富数据
由于赢富数据仅仅包含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交易数据,如果考虑到该基金管理公司卖出深市股票的情况,其实际的抛盘可能远远高于200亿元。
我们了解到,编号为0056的基金管理公司是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博时基金管理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员验证了我们的判断。“上个月大幅减持股票是事实。”这位研究员说道,“我们对近期的经济数据比较担忧。”
赢富数据显示,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的抛盘分散在20个席位,其中G23930席位的净卖出金额最高,为22.3143亿元。
博时基金管理公司2007年末的资产规模为2237.23亿元,200多亿元的卖出金额占其年末资产规模的10%,在考虑到股价下跌的因素,这20个交易日的卖出动作很可能导致博时基金的仓位在2月末的基础上下降15%左右。
大盘蓝筹股成为博时基金做空主战场
从具体品种来看,大盘蓝筹股是博时基金管理公司重点减持的主要品种。金融、石化、航空等行业建仓幅度较大。
以净卖出金额最高的G23930席位为例,该基金席位3月份日卖出单只股票金额超过1亿元的行为共有10次,分别是3月24日卖出中国石油2.025亿元,3月5日卖出中信证券1.801亿元,3月13日卖出中信证券1.709亿元,3月18日卖出中国石化1.356亿元,3月11日卖出上海汽车1.348亿元,3月11日卖出中信证券1.193亿,3月10日卖出国电电力1.125亿元,3月13日卖出中国联通1.125亿元,3月5日卖出中国联通1.023亿元,3月5日卖出武钢股份1.019亿元。
总体来看,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卖出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当属浦发银行,20个交易日内卖出金额近30亿元,约合8600万股;其次是中信证券,卖出金额超过14亿元,约合2500万股(表2)。
表2:2008年3月5日-4月1日博时基金公司净卖出金额较高的股票
股票名称 |
净卖金额(亿元) |
浦发银行 |
29.8623 |
中信证券 |
14.3186 |
宝钢股份 |
10.1928 |
中国联通 |
10.1889 |
上海机场 |
9.6142 |
南方航空 |
8.2421 |
中国石化 |
7.7986 |
上海汽车 |
7.2130 |
北京银行 |
7.0812 |
国电电力 |
6.9606 |
数据来源:指南针赢富数据
阶段性做空中国,理性还是疯狂
从上述分析来看,博时基金在3月份卖出股票的态度十分坚决。市场对此也有所关注。网络论坛上对于博时基金的批评就更加严厉。那么,在4000点一带,如此坚定地做空中国股市,博时基金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从博时基金在各种场合的表态来看,的确对2008年的A股市场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博时主题行业基金的基金经理邓晓峰在2月末时表示,未来如果大环境不发生改变,市盈率会向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慢慢回归。2008年上市公司整体的利润增长率会低于2007年,2009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率会低于2008年,这样的大环境下估值倍数肯定会下降。按2008年预期的业绩计算,沪深300的估值水平已不太具吸引力。
可见,对后市的悲观是博时基金做空A股市场的主要原因。同时,赎回压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卖出行为。毕竟,博时基金2007年末的2000多亿资产中,绝大部分是股票型基金,一旦投资者信心匮乏,势必遭遇更大规模的赎回压力。
从3月份业绩排行来看,博时基金由于主动减持股票,在三月份的表现中排名较为靠前。基金裕隆、基金裕泽、博时平衡配置、博时第三产业成长等偏股型基金分别在各自类型的基金品种中排名居前。从结果来看,博时基金旗下产品通过主动减仓收缩防线,帮助基金持有人减少了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大资金而言,属于比较成功的操作。
不过,随着指数的下跌和市场风险的释放,博时基金看空的态度也在逐步转变。博时新兴成长基金经理何肖颉称,大部分机构预测三月份CPI会低于2月份8.7%,市场对加息以及宏观进一步紧缩的担心可能暂时缓解,博时基金将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即将开始公布的一季度盈利情况,以更好地评估未来微观企业的增长趋势,并做好各种准备。目前相对看好大盘蓝筹股的后市表现。从4月1日以后的基金动向来看,博时基金也的确出现了一些建仓迹象,但目前尚没有全面翻多。作为基金阵营的“空军司令”,博时基金的后期动向仍然值得我们跟踪。
反思:基金需要承担稳定市场的责任吗
一直以来,关于基金是否应当承担稳定市场的责任是各方争议的一个焦点。据媒体报道,证监会基金监管部负责人在近期的会议中强调,基金行业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不论市场如何变化,都要始终保持冷静和清醒,都要始终坚持长期理念和价值投资,要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与稳定。如果报道属实的话,则从监管层的角度来说,希望基金在市场波动剧烈的背景下能够承担起稳定市场的责任。那么,博时基金如此大规模的卖出股票,显然是一个“不听话的坏孩子”。
回顾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初期,基金行业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与使命。其实,基金行业的使命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按照基金合同勤勉尽责地为基金持有人实现投资回报。然而,在基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引导投资理念”、“稳定市场环境”都被列入了基金行业的责任与使命之中。时至今日,这种说法仍然广泛存在。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在从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过渡的进程中,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在客观上发挥了上述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机构投资者规模、类型的多元化,基金不可能承担起上述作用。
一方面,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必然是一个能够包容多元化投资理念的市场,不可能被某种单一的投资理念主导,基金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可能成为市场一段时期的主流,但并不会完全剥夺非主流投资理念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基金只能顺应市场的趋势,不可能为了所谓的“稳定市场环境”而逆市场而行,否则只能导致失败,而最终遭受损失的将是基金持有人。
在市场惨烈的下跌中,基金没有承担起稳定市场的责任,事实上在与产业资本的博弈中,基金也没有稳定市场的能力,顺势而为的基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逆势死抗的基金则深陷泥潭。风物长宜放远量,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基金必须回到最核心的责任与使命——勤勉尽责地为基金持有人实现投资回报。
评论